“语焉不详”一词,出自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荀与杨也,择焉而不精,语焉而不详”。意指对某些事虽然提到了,但说得不详细,模棱两可,难以操作。这种情形过去有,现在仍有,是管理大忌。
可有些管理者并不在意,面对职责范围内的决策事项,有时表态也是如此;有的甚至直接推给主要领导;还有的表态说“研究后再定”,可一“研究”就没见最后怎么说。
如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这些看似冠冕堂皇“郑重决策”的背后,实则是缺乏担当作为的果敢与能力。究其根源,不外乎政治站位不高、大局意识淡薄、工作能力欠缺、目标定位不准、掌握业态不熟等情形。但不论哪种情形,作为管理者都不应该存在。
在其位就要谋其政,不能事事“甩锅”,该挑的担子必须挑好,该负的责任必须负起。即使是首次涉及,事前也应该做好充分准备;即使有些问题的确很复杂,需要认真研究才能决断,但也应当有个时限,不能遥遥无期,使问题久拖不决而影响工作推动落实。
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“加强纪律建设,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”时的教诲:“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要十分明确地强调,十分坚定地执行,不要语焉不详,闪烁其词。”
诚然,笔者所言虽非明确地指政治纪律、政治规矩,但在是与非、可与否的原则性问题面前,一样的不能含糊其词。果断地决策、坚毅地执行,既是一个人勇于担当、敢于作为的外在表现,更是一个合格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态度和内在素质。
故笔者认为,讲担当就应当从杜绝“语焉不详”做起。面对改革发展的呼声与压力,面对员工群众的愿望与期盼,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,不负历史发展的重托,自我加压,担当前行,负起该负起的责任,表明该表明的态度,这既是推动工作所需,也是提高自身素质所在。
但需要注意,表态决策决不是随性而为之事,更不是朝令夕改之事,要有充分的理由和科学的依据,要充分考虑推动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,不然盲目的决策表态背后,必然产生劳民伤财的不良后果。
而决策表态一旦作出,就要全力以赴予以推动落实。虽然推动落实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障碍,但如果连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底气都没有。靠什么磨砺?靠什么成长?发展是硬道理,成长靠硬功夫。虚猾只能蒙一时,却难混一世,但愿每个人都能从准确说话表态做起。 |